11月20日-22日,第23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全体学员前往广安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在小平干部学院,学员们认真聆听了“邓小平的为民情怀” 主题讲座,参与了“小平与海—邓小平的大海情结”激情教学;在小平故居,学员们向小平同志敬献了花篮,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缅怀馆;在前锋区龙塘街道办事处黄锋村、华蓥市禄市镇姚家塝村,学员们实体考察了黄锋村扶贫产业基地、姚家塝村黄花梨产业发展,采取听讲解、当面咨询等形式对山地、丘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及宜居新村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深入考察;在武胜县,学员们实地考察了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情况,学习了从传统农业到产村相融发展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思路。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追寻初心之旅、开阔眼界之旅,在探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中,追寻初心、补钙铸魂;在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开拓眼界、提升素能,以红色信仰激发图强力量,以绿色发展指明方向,为奋力开创治蜀兴川新局面积蓄能量。
一、学有所悟,心有所感,精神财富指引航向
在三天的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中,给予我们最深启发的,是邓小平同志光辉一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是一条道路。邓小平同志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时期,他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他的晚年,带领着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人民从饥饿和贫困的挣扎中走了出来,告别了过去的短缺经济,现在实现了小康,目前我们正迈向全面小康。我们从当初有被开除出地球球籍的危险发展到今天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来源于小平同志当初所开辟的这么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源于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二是一个理论。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过去对于社会主义许多错误的理解和僵化的认识,它大大的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它打破了过去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认识偏差,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他打破了过去那种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偏见。他带领人民突破了长期的思维定势,实现了历史转折。
三是一套制度。十年文革结束之后,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小平同志的工作重心迅速聚焦到了制度改革上,他认为制度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上,他深刻的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小平同志认为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我们过去党内发生的种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他的思想看法观点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问题可以说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于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当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处于自下而上的试验阶段的时候,其他制度上的改革都已经在小平的推动下有条不紊的展开了,比如,他开始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倡导关于历史若干问题决议的形成,并且提出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提出了干部的任期制等等这些问题,使当时的党内生活趋于正常化。对于当时的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等其他各个领域的体制而言,他都要求要从改革制度着手,由此形成了80年代,当代中国轰轰烈烈的波澜壮阔的制度改革的宏大局面。
四是一系列精神风范。邓小平同志对新中国的贡献和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文韬武略,推动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更表现在他对一个时代思想和精神风貌的引领上。2014年在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小平同志的六大精神品格风范——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高瞻远瞩,坦荡无私。这6个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平同志一生精神的高度凝练和集中反应,习近平总书记还分别对这六大精神品格风范一一做了阐述,并且强调小平同志身上所具备的这六大精神品格风范永远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
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四个一”精神财富饱含了小平同志对于祖国和人民的一个深沉热爱,饱含了他继往开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饱含着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组织的政治交代。我们在小平故里重温了入党誓词,相信誓言回想在耳边的时候,大家的初心坚如磐石,中国共产党人只有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才能无愧于组织的政治交代,才能无愧于人民的赞誉。
二、学以致用,修身立德,传承践行为民情怀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有效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不竭动力,方能体现学习成效。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理想信念践行者。在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认真学习小平同志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热爱人民的情感寄托、实事求是的思想特点、开拓创新的领导风范的同时,同学们思想进一步受到启迪,灵魂再一次受到洗礼,并深刻认识到,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赤子之心,弘扬奋斗精神,彰显了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初心力量,正是这股力量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自觉把革命传统传承下去,争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践行者。
强化为民意识,树牢服务宗旨,争做新时代群众服务者。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通过聆听《邓小平的为民情怀》讲座、学唱歌曲《海之歌》,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各班学员一致表示,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我们要学习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从点滴做起、从平凡做起,紧跟时代步伐,创造一流业绩。
更新发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争做新时代事业开拓者。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无论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还是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人生梦想,都离不开劳动和奋斗,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闪耀新征程。广安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充分挖掘传统优势资源,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乡村振兴发展样板之路。学员们表示,四川是农业大省,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要地位,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的重要要求,要结合自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特别是深化对“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把握,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善于作为,为加快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贡献力量。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我们将牢记这三天的学习之旅,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更加自觉的锤炼党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努力继续做出新的成绩,永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