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办公室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把学习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途径和手段,立足工作实际,抓住关键环节,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探索总结了“三抓三促”工作法,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更好地履行办公室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和督促检查职能。
一、基本内涵
办公室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60、70、80”承前启后,其中“70、80”党员人数占党员总数的73.68%。“三抓三促”工作法立足支部实际,从“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一机关党建根本任务出发,将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抓手,着眼于“抓方向重内容,促进能力素养提升;抓运用重实践,促进工作质效提高;抓制度重长效,促进学习习惯养成”,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推动“政治坚定经得起考验、甘于奉献守得住清贫、廉洁自律经得起诱惑、业务精湛担得起重任”的团队建设,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良性互动,使学习成为党员职工素质提升的“加油站”,为办公室整体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强劲的“源动力”。
二、主要做法
一是抓方向重内容,促进能力素养提升。习近平指出:“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办公室党支部坚持不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支部领导率先垂范,以高度的自觉性,先学一步、学在前面,组织党员职工认认真真、原原本本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原文,阐释中央、省委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带头讲党课、作辅导,增强组织观念和党性修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解决党员职工思想上的困惑和认识中的难点,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员职工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努力成为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党支部坚持每周二的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会,6个科室轮流主讲,支部领导逐一点评,在深入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增进了科室之间的相互了解、锻炼了党员干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抓运用重实践,促进工作质效提高。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支部领导带领全体党员职工,积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努力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年初,对各科室工作职责进行详细梳理和明确界定,消除职责盲点;各科室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出详尽的工作制度、办事流程和操作规范;年末,对各科室业务工作进行规范化评比,在评比过程中相互学习,将评比结果纳入年度评优的重要指标,力促工作制度落到实处、操作流程执行到位;创新评价体系,年终考核采取“个人述职、领导点评、同事互评、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要求人人“晒成绩”、个个“当评委”,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结合文秘、信息、会务等业务工作,大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减少会议活动,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努力降低办公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各科室认真执行AB岗制度,确保随时有人值班;在工作中严谨细致,努力做到“零差错”;推行“首问负责制”,强化责任与服务意识,结合党员公开承诺,要求第一个接电话人对来电事项负责到底,做到有问必应;强化服务意识,要求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是抓制度重长效,促进学习习惯养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变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常态,变成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办公室党支部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引导党员职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形成好学乐学的长效机制。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在积极开展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岗位培训、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学习平台、生动学习方式,精心打造了每两月一次的读书沙龙活动,引导党员职工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在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坚持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互学机制,通过会议交流、日常交流、协同工作等形式,推动党员之间、科室之间互相学习,以此更好地交流工作思路、探讨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合力形成。同时,进一步健全学习考核评价制度,把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列入党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推荐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党员职工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在办公室营造出“人人都在学习,处处皆为课堂”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