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这个极不平凡,又充满坎坷的一年里,蜀光大厦服务中心的存在好似一支帆船,在波澜起伏的海面上,乘风破浪,迎难前行,他们用辛劳与汗水、努力与付出、拼搏与乐观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卓越服务的绚烂华章。
大灾有大爱 服务见真情
5.12汶川大地震那一刻,入住蜀光大厦和静远楼的客人与学员们从午梦中惊醒,正在中心服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更是惊慌失措,短暂的本能惊恐瞬间变为慌乱奔跑的人群。就在此时,蜀光的工作人员迅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临危不乱,快速在楼层上引导和疏散客人安全撤离楼内,并坚持检查确认没有客人在楼层内后才撤离。蜀光工作人员的紧急处理能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表现赢得了客人以及学员的高度好评。
地震当天,蜀光给客人及学员留下最深刻映象的是一个小伙子,他被客人们称为“英雄”,他叫——王琦。地震后的几分钟内,大家都还在万分惊恐的时候,我们的员工王琦听到一位忙于逃生半裸赤脚的客人,提出希望我们能上十五楼帮其取出留在房间的贵重物品,王琦同志毅然把客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广场外旗杆处徒步奔上十五楼为客人取出了装有现金的钱包和笔记本电脑,当王琦将实物交到客人手中时,忐忑不安的客人面对王琦说出了一句非常深情的话,“你们真不愧是党校的员工!”
地震后蜀光中心全体员工不仅以无微不至的服务接待了受灾地区的灾民,给失去家园、亲人的灾民受伤的心灵送去了一份温暖和慰藉,还积极响应校(院)组织的捐赠活动,积极捐款捐物达万元。在灾难面前,蜀光的服务处处显大爱,处处露真情。
风雨创辉煌 艰难显卓越
蜀光大厦服务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历经种种困难与考验,承担了份份压力与责任,从最初的校(院)招待所蜕变成今日的三星级服务标准的酒店,其中所经受的风雨与磨练,是和整个蜀光 “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团结精神分不开的。在2008这个跌宕起伏的年份里,蜀光大厦服务中心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回忆。
地震之后,省委决定
一艘好船要有一个好船长,蜀光大厦服务中心主任谭登坤同志就是蜀光这艘船的船长,他自从接受灾后重建培训服务保障任务后就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吃过一顿安稳的饭。为培训班提供优质服务,中心专门组织员工进行会务礼仪培训,谭主任每天坚持拿着对讲机在现场指挥,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到了会议散场后又要安排第二天的会场准备工作,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蜀光会议服务中心的姑娘们也同样辛苦,从接到培训班会议服务任务,前后5期跨度1个半月,共18个培训工作日里,她们在会场上端茶倒水、课间茶歇服务,会后的卫生整理,每天加班加点的拼命工作,工作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她们没有一点怨言。
蜀光大厦服务中心以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为培训班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受到了参训灾区学员的一致好评,也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重企业文化建设 蜀光精神内外扬
蜀光大厦服务中心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感召下形成团队精神的凝聚力。为了弘扬蜀光文化,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蜀光中心专门制定了开展员工文体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全年先后举办了中秋联欢、卡拉OK比赛、员工减压趣味文体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友爱,更增进了员工拼搏向上的团队凝聚力。
中心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也从中涌现出了一批有文艺天赋的人才,这些蜀光人才的演艺才能得到了校院领导的重视和信任,在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繁重灾后重建培训班服务保障任务的情况下,中心专门组织力量编排节目,认真挑选演员,代表校(院)参加
正因蜀光浓郁企业文化的积淀,才塑造了蜀光良好的对外接待形象,打造了蜀光文化品牌,使蜀光文化名扬校内外。
竭诚同心齐奋进 硕果累累赋新篇
2008年,蜀光大厦服务中心在校(院)委及我处的领导下,以为教学科研服好务为己任,全体员工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秉持“竭诚同心、服务创新、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蜀光优良传统,全年为14018人次,19个主体班服务,接待团队105个,50809人次;零散客人12396人次。中心全年住宿接待总人数约88159人次。共接待会议424个,13312人次。中心全年收入近600万元。在地震的影响下困难情况下,中心经济效益还比2007年有所提高。蜀光大厦服务中心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不愧是行政后勤优质服务的一个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