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探索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前老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部门/单位:党史党建教研部 文:潘传辉 图:- 签发人:王凡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助推我们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老干部工作要定位瞄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顺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精心组织实践活动,采取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好走访调研工作,着力解决新时期离退休老干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强化老干部工作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根据前期调查走访及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谈几点简单的认识和看法。

    一、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当前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做好老干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老干部工作又面临着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老干部工作开展不很畅通。个别单位片面认为老干部能安度晚年就行,也认为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解决了就行。在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思想和行动上有偏差:认为没必要满足老干部的更多要求,甚至将老干部视为单位的负担,消极怠慢;很多单位从事老干部工作的人员身兼数职,对老干部的跟踪管理、教育、服务等方面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老干部工作上问题和困难;或者即使发现了也没有管理和服务好老干部,造成工作开展不通畅。

    (二)工作不到位,与老干部产生一定隔阂。老干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协调性、服务性等方面要求较高,管理服务工作容易出现缺漏,存在工作不正常、不经常现象,和老干部沟通交流少,致使一些老干部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等不良情绪。此外,在发挥老干部余热方面路径少、效果差,致使部分老干部产生“离退休即无事、人老即无用”的消极想法。

    (三)教育不到位,部分老干部思想有一定消极成分。进入“双高期”,老干部受年龄、家庭和环境影响,在思想认识、生活状况、健康程度、个体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常面临着一些困难,个别单位把老干部工作部门仅限于组织老同志“转转、看看、玩玩、乐乐”,致使离退休党建工作出现薄弱环节,部分老干部组织生活不健全、党性观念淡薄。老干部系统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常因场所、天气及老干部身体状况等主客观原因,难以做到全覆盖,出现盲区。

    (四)有关待遇保障不到位,部分老干部有一些看法。政治上组织活动不健全,了解国家政策的路径不广,参与地方政治活动的机会不多,余热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此外,个别老干部因重大疾病、家庭子女多等原因开支较大,家庭生活困难,生活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还有个别老干部不能与时俱进,党性立场不坚定,对改革发展成果存在片面认识,侧重于比待遇、比福利、讲排场,不能正视当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思想消极,存在着“四风”现象。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的积极作用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老干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现实需要,也是着力解决老干部工作重点难题的客观现实需要,更是强化老干部工作部门工作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至少为做好当前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提供四方面积极因素:

    (一)政治保障作用。从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到省委的贯彻部署,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的内涵不断丰富,精神实质也更加贴近基层工作。结合老干部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地方中心工作,讲政治,顾大局,接地气,贴实际。

    (二)思想堡垒作用。群众路线是党的最根本的思想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释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与离退休老干部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帮助他们克服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不良现象。

    (三)路线指导作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路线明确、要求具体。老干部系统要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规定,突出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四)工作支撑作用。离休干部日益减少,退休干部大幅增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符合离退休干部实际的服务管理措施,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查摆问题和落实整改,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推动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对于破解老干部工作重点难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解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老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方式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旗帜鲜明,步骤科学具体。要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紧紧把握关键环节,进一步靠实工作举措,抓好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深入查摆问题,严肃开展批评;认真整改落实,巩固教育成果,全面提高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争取多方支持,强化工作队伍建设,提高老干部管理的服务能力。坚持“开门搞活动”,多走访多调研,听取社会多方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各级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及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形成推进老干部工作的坚强合力。同时,不断加强老干部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虚心接受老干部的批评和建议,认真查找不足,抓好理论政策学习、作风能力建设和重要工作部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走近老干部、服务老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推动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科学发展。

    (二)坚持群众路线,认真打造活动载体,切实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弄清老干部想什么、盼什么、需求什么,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么解决。围绕老干部所想所思,创新打造活动载体,如丰富老年大学课程、完善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器材、充实老年艺术团力量等,同时,探索出新老干部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方式,如组织开展视察活动、身体健康检查、书法绘画摄影展览、文艺汇演等,为活跃老干部文体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要在教育实践中认真排查和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瞄准老干部“双高期”特征,重视共性问题解决,通过组织活动、制度落实来保障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同时,兼顾个体需要,开展慈善助捐、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解决个别老干部疾病、贫困等具体问题。

    (三)畅通信息渠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既要听得见老干部的声音,又要让老干部听到声音。通过单位网站、短信平台、QQ群、省市老干部工作网站、社区论坛及会议、文件等方式,用好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艺术团等活动载体,上传下达,真实了解老干部的想法,宣传好国家及地方路线方针相关精神。要加强和改进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支部建设,围绕老干部转变观念、交流思想和服务大局,进一步完善组织制度、丰富组织活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努力使老干部的思想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要注意发挥老干部的作用,耐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用好其政治优势和工作经验。探索建立老干部人才库,组成调研咨询、科技攻关、著书立说、宣讲教育等团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推进社会道德风尚、关心下一代成长、强化政务监督、维护区域稳定等方面工作。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老干部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四、当前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老干部工作部门应高度重视的科学管理问题

    老干部工作本身也是一场科学的管理活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旨在着力破解当前老干部工作的管理困惑,着力解决离退休老干部的实际困难,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直面问题是重点,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是关键。要大力树立“管理科学出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在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输入管理科学知识,不断助推老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使管理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落实加强第一管理层次的主体责任。要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层次责任主体,老干部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由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负责。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下设办公室,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本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第一管理层次中领导干部的率先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带头作出承诺,做坚决反对“四风”的表率;要结合各自分工,大力开展“双联”和“双报到”工作,努力建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并至少到联系点参加一次动员大会和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次调研指导,督促形成一套制度机制,努力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讨论,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剖析自我,带头整改落实,力争学习深一步、认识高一层、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问题好一筹。

    (三)在管理中随时、及时加强正能量的宣传引导。通过新闻报道、先进典型宣传、专题专访等形式,充分反映教育实践活动进展和成效。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注重发挥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重视典型宣传,既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发挥其示范作用;又注重剖析反面典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

    (四)强化管理各个层次的督查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强督查指导,深入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明晰工作任务,确保督导质量。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结合起来,把是否重视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并抓出成效,是否真正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衡量和考核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要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防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