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探索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3日 部门/单位:党史党建教研部 文:郭玥 签发人:王凡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为主题,制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党的建设,首先是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这既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政治优势。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制定新形势下党内生活若干准则,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和科学内涵更臻成熟。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

建党以来,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把开展认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和规范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必然带到党内来,而党的领导机关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坚决的斗争,造成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和不规范。古田会议对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分析和纠正,提出了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建立领导的中枢,明了下级机关和群众生活的情况,坚决执行已经形成的决议;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正确开展党内批评,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批评要注意大的方面等原则和思想。而且提出了从教育上提高党内政治水平,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思想上加强教育,制度上和政策上建立完善等方法,从而奠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以后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和创造,都是在古田会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延安整风和七大以后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建国以后,毛泽东又提出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

党的历史证明,按照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内容和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党就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集中意志,凝聚力量,克服艰难险阻,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反之,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都会遭受严重损失和挫折。文化大革命中,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党的各级组织完全瘫痪,党内政治生活极其不正常,使党、国家和民族遭受巨大灾难。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在拨乱反正过程中,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等十二个方面作出了规定。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党的建设上的拨乱反正,对于把党的建设尽快引入正轨,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党内政治生活的遵循。

新的形势任务和党的建设的新情况对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新要求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在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领导取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四大考验”,存在“四种危险”,滋生“四风问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等等。发生这些问题的根子就在管党治党不严,特别是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不严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继承创新、传承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同时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要求。

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固本培元,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立根固本,党内政治生活就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根基。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激浊扬清,十八大以来,从作风入手,从八项规定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到“两学一做”教育,同时坚决惩治腐败。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健康洁净,党内政治生活就能风清气正。

守纪律讲规矩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搞假大空、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遵规守纪,党内政治生活才能促进团结统一。

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按照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要求,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做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以身作则,党内政治生活就会上行下效。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提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政治性,就是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代性,就是坚持继承创新,不断创新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要求和形式。原则性,就是严格管党治党,克服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增强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意识。战斗性,就是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内正能量充沛,使歪风邪气无所遁形。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发展和创新

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整治“四风”,严肃党的纪律,坚决惩治腐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新准则传承和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立足新的实际,进行改进和创新,为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提供了新的规范。

首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是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其次,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各级领导班子是责任主体,“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营造党内政治生活的良好氛围。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所在。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抓好理论武装。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基础。

第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最大的政治和基本政治立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首要标准。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基础。

第五,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党的领导首先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领导核心。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第六,纪律严明,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纪律宽松软的问题。这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保证。

第七,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严肃问责追责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第八,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制度保障。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第九,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这是党的活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第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是风清气正、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重要表现。

第十一,搞好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强化组织观念,加强请示报告。这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第十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严于自我解剖,认真整改。善于听取对各种不同意见,从谏如流、敢于直言。这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

第十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

第十四,建设廉洁政治,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执行廉洁自律准则,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这是纯净自身、取信于民的有力举措。

所以,新准则是制定而不是修订,是从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发,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的新实践,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做法、新经验和新要求、新规范,体现了新准则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新准则十四个方面,规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基本路线、中央权威、纪律严明、党的宗旨、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选人用人、组织生活、批评和自我批评、权力监督、廉洁政治,体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首要任务、根本保证、重要目的、重要保障、根本要求、制度保障、重要基础、组织保证、重要载体、重要手段、重要举措、重要任务,涵盖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的主要内容,规定了对这些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即使是一些党内政治生活的传统内容,如理想信念、纪律、党的宗旨、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也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制定和施行,对于做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篇大文章,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解决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具有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