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委党校通过“三结合”考察和提升学员思辨能力
近年来,长宁县委党校在学制7天以上的主体班教学中,在理论培训、党性教育、实地调研“三段式”培训基础上,单独增设了学员调研课题答辩环节。具体通过“三结合”来进一步考核学员调研情况,考察和提升学员的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是团队协作和个人能力考核相结合。在答辩方式上,实行小组集体答辩和个人选题答辩相结合。答辩时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调研组长介绍组织、分工及调研过程等基本情况;调研组全体成员集体答辩(其中一人为主发言,其余学员进行说明或补充);调研组学员按抽签选题顺序逐一进行单独答辩。
二是调研过程和调研成果考核相结合。在答辩内容上,既包括调研过程的说明与总结,又包括调研成果的梳理与论证。通过对调研过程的介绍来考核学员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对调研成果的答辩来考察学员的思辨能力,分析学员所提对策或建议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考核考察与学习辅导相结合。在答辩流程上,具体又细分为两个环节,即答辩环节和点评环节。答辩环节着重于考察学员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调研成果;点评环节着重于调研工作的经验介绍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珙县党校召开2019年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教学科研咨政工作推进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校提出的“从严治校、实干担当、素能提升、奋勇争先”的工作基调和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术工作在党校教学科研咨政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月26日,珙县党校召开了2019年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教学科研咨政工作推进会。会议紧紧围绕落实教师“五个一”提能工程进行分析讨论,从四个方面对创新推进我校2019年教学科研咨政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一是打造精品提素能。学术委员会分析了今年的培训需求问卷,把全校专兼职教师分成了党性教育、时事政治、素质提升、县情讲解、红色历史教育等几个专题小组,分任务有针对性地在第一季度内打造几堂送培单位最需要、最关注的精品课程。二是畅通渠道搭桥梁。通过对实际调研和问卷反馈的情况分析,经组织部审核,党校计划2019年开办培训班22个、大讲堂10期,并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为各乡镇、部门开展培训。三是新老传承强阵地。将老教师的成熟课、精品课传授给新教师,做好“传帮带”,苦练内功,挖掘新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素能、充实师资库,更好地发挥党校新老教师的教学作用。四是转化成果见实效。要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把握调研咨政方向。根据初研和课题准备情况,我校2019年计划开展20个调研课题、15个咨政课题的申报和调研工作,着力在推动珙县发展中发挥出党校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长宁县新型智库落户党校
近日,长宁县下发文件,搭建“一组一库一委”的新型智库组织构架。“一组”即新型智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县新型智库建设重大事宜,“一库”即长宁县竹都新型智库,负责专家进出库和课题调研日常管理,由县委党校负责。“一委”即新型智库成果评审委员会,实行固定评审委员+非固定评审委员相结合的人员组成办法,主要负责智库研究成果的评定等工作,由县委政研室和县委党校共同管理。长宁县新型智库设在县委党校,是县委县政府对党校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长宁县新型智库建设以服务县委、县政府决策为宗旨,重点推出一批具有决策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的标志性智力成果,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
近年来,长宁县党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科研咨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长宁县科研课题研讨会连续两年在党校召开,县委党校获得市委政策研究室“2018年度全市调查研究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近年的咨政成果不断获得县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其中获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明确批示转化成果每年都有10项以上。
南溪区委党校:主动融入“大政研”平台参与课题调研
3月15日,由区委政研室、区委党校组织的南溪区2019年重点课题申报专题研讨会在区委办会议室召开,区府办研究室、人大办、政协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发改局、决咨委等全区“大政研”平台成员单位共同参与。会上,讨论了来自各个成员单位提交的调研课题方向58个,确立了《关于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大湾建设的研究与思考》等15个课题为区级重点调研课题,明确每个课题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
南溪区委党校作为“大政研平台”重要成员单位,结合此次确立的15个区级重点调研课题,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主动牵头承担《关于南溪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这一区级重点课题调研任务。另外,结合党校科研咨政课题实际情况,选派9名教师主动参与到其他12个区级重点课题调研中,确保人人有课题,推动党校教师主动“走出去”,为我校完成省级、市级科研咨政工作奠定了基础。
南溪区“大政研”平台由区委党校2016年提出并联合区级其他部门建立,到今年已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3年,提出咨政建议93项,获得领导签批86件,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