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安市委党校通过对本市6所县级党校近两年(2017—2018年)办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县级党校存在“边缘化”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县级党委、政府个别领导对党校关注度不够。第一,对党校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甚至将党校简单视为党委的部门或社会上一般的培训机构,党校地位趋于边缘化。第二,对干部培训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未把干部教育培训放在应有位置。部分区县较少调训干部,需要党校去争取,才有机会举办培训班。第三,对党校建设和发展关注较少。主要领导较少时间到党校现场研究解决党校问题,到党校授课、专题调研较少;分管领导仅在一些重点班次作开学动员讲话或授课。
二是县级党校工作成效不明显,社会影响度不高。第一,培训数量不多,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全市6所县级党校共举办培训班148期,培训学员20831人,平均每年每校培训量仅1736人,干部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第二,科研咨政欠佳,智库作用发挥不好。科研立、结项数量不多,高质量成果较少,平均每年每校立、结项省级课题约为1项,无国家级科研立项;文章发表数量较少,平均每年每校公开发表文章4篇;无学术专著成果;获奖励较少,且获奖层次不高,6所党校仅获奖21项,且均为市、县级奖励。第三,各校基本没有开展决策咨询工作,未发挥思想库作用。
三是办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第一,办学经费少,制约党校发展。大部分县级财政基本仅预算了党校的行政运行经费,其他项目经费少之又少,只能保持基本运转。第二,办学场地较窄。各校校均占地面积11亩(远低于省委党校提出的占地15亩的标准)。前锋区委党校无独立办公地点,仍处于租场地办学。第三,基础设施普遍陈旧。除武胜县委党校为新建校区设施较齐全外,其他县级党校房屋老旧,设施简陋;校均藏书不足5万册,电子藏书为0。落后的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