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党政综合一班就经济新常态下我省实施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聚焦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热烈深入的学习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把“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这是紧扣四川发展主要矛盾、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也是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政和部门奋力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效显著,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支持。当前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讲政治、敢担当、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
大家一致认为,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应该把握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又好又快推进改造。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宜居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住房改善、人口疏解、配套完善、环境美化、交通缓解、社会和谐的改造目标。更新观念,既要加快改造进度,更要保证质量,还要注重安全;既要讲求效率,更要保障品质。二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履行好政府的社会责任。要实现经济利益优先向社会效益优先转变。敢于啃“硬骨头” ,勇于推进群众改造意愿强烈但缺乏商业开发价值的项目。要确保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公共利益。三是处理好政府保障与市场供应的关系,促进棚改与房地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要鼓励开发企业积极参与棚改,要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商品住房库存。四是处理好改造建设与管理服务的关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要落实属地化管理,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大家分析了当前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意见。第一,着力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的融资难问题。同学们认为,一方面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大,开发企业参与棚改积极性降低,棚改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变窄;另一方面,新的预算法执行,中央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平台公司为地方政府融资的职能被剥离。在此情况下,“土地财政+政府平台”的投融资方式不具可持续性,目前已面临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障碍,难以为继,必须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拓宽棚改融资渠道。建议一是尽快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为新的改造融资留出债务空间,在债务结构的安排上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资金倾斜。二是积极争取国债和地方债券资金支持。三是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四是探索创新PPP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继续争取开行专项贷款支持。五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和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支持。六是中央加快组建政策性住宅银行,设立全国性住房贷款担保机构,实施专门的住房信贷及担保优惠政策。第二,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合适的货币补偿及奖励、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居民主动选择货币化安置。二是组织好房源供应,结合居民意愿和当地商品住房库存情况,将户型合适的存量商品住房纳入安置房房源计划安排。三是搭建好服务平台,做好政策宣传咨询、信息发布、房源组织推荐、手续办理等相关服务工作,支持居民自主购买商品住房安置。第三,依法做好征收(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一是依法行政,政府要按程序公开实施,确保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二是公正司法,司法部门要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和群众依法维权。三是全民守法。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尊法守法。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大家表示要按照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要求,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把这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跨越”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