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的课程学习安排,2016年10月22日,由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班进行了“教育行业‘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谢维和教授从十三五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研究的视角,综合运用探讨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等形式,在剖析小康教育的内涵、目标和路径基础之上,重点阐释了立德树人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人本理念、从政府主导教育向政府推动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等关键性问题,并基于社会变革和发展认知上的“知难行易”,要求学员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要解放思想,善于和勇于开拓创新,敢想敢试敢为敢闯。
最后,谢维和教授还就学员们所提教学、管理和科研方面的现实难题,结合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而准确的现场分析和回应,针对性地提出了四川省高等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学员们在课堂和课间与谢维和教授的热烈讨论,既启发了对教育改革的前瞻性思维,开阔了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等多维度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又更加明确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和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担当精神,以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其一,更加深刻认识“立德树人”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在加快完成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小康教育目标中,立德树人既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又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内容之一。学员们深刻认识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区开展,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学校德育和智育、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更加准确理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目标。“十三五规划”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将以人为本的理念集中表达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体现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共享,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改革要求。学员们结合四川教育大省而非强省的客观实际,积极探讨如何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想实招和出实效,惠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办好使学生受益、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其三,更加清晰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战略路径。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我国“十三五规划”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要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将逐步推动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由“管办评”向“放管服 ”的功能转变,从“政府主导”向“政府推动”的角色转换。教育资源的配置将逐步让市场发挥作用,高校须逐步提升协调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此,学员们将四川省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积极思考,并结合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现场请教谢维和教授,并与其探讨破解难题的思路和措施,不仅思维豁然开朗,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受益匪浅。
其四,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基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全球视野,国际化发展必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之一。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学员们纷纷表示既要肩负起科教兴川的社会责任,又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