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产业园区班进行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专题教学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31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近日,在产业园区班高校学习课程中,同济大学专门安排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专题教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强进行课堂讲座,并组织产业园区班学员先后到同济大学创新中心、规划设计中心、长阳谷科创园、63号文创基地等地进行现场教学。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即“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重点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自信策划创意为主要内容,构建发展创意和设计产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科技产业三大集群,是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该产业基地的“核心圈”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面积约2.6平方公里;“扩展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外扩展,形成了新江湾城、共青森林公园、黄浦江北岸滨江和黄兴公园四个“辐射点”。截止2015年,核心区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创新知识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突破了工业杨浦发展的瓶颈问题。老杨浦作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资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较大,土地开发几近饱和,后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亟待转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模式的提出与实践,极大的整合了社会资源,把老工厂、老建筑变废为宝,既保护了工业文化的遗迹,又降低了创新创业成本;既充分发挥高校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又促成社会资本与高校资源的融合,加大促成高校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变。二是创新优化了产业结构。知识服务业位于产业链的最高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创新发展,正好迎合了上海构建国际大都市产业高级化、知识化、服务化的趋势,充分发挥文创产业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功能,同时聚集了国际国内一大批高知识型人才上海创业。三是成功构建以全新的创新体系。以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一大批高校的优势学科、教学资源外溢与杨浦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城区发展理念共同孕育出了“政府引导、学科支撑、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从政府、高校、企业、市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为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