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位于京郊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近年来,昌平区以“科技创新集聚区、绿色生态涵养区、历史文化旅游区、和谐宜居新城区”作为战略定位,充分挖掘并整合区域资源,区域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为研究昌平区的“科技高地”发展策略,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人员班全体学员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师和省委组织部跟班考察员的带领下,于2016年11月24日、25日到北京市昌平区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考察调研。
24日上午,全体学员在昌平区政府办、区科委领导的陪同下,到华北电力大学调研座谈,并参观了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24日下午,全体学员在昌平科委领导的陪同下,到北京农学院进行了调研座谈;25日上午,全体学员到昌平“未来科技城”考察调研。
通过调研,学员们一致认为,昌平区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在“科技创新聚集区”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形成了一整套经验与做法,重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强化政策支持,引领科技创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若干意见》。而在此之前的2012年12月,昌平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3年2月,出台《昌平区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这充分说明昌平区委区政府具有前瞻性意识,并且还将这种意识具体化为实施意见和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有力的支撑了昌平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其次,突出人才意识,强化人才发展战略,打造代表我国最高应用技术研发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未来科技城”。2009年,昌平争取到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将人才建设基地落户到昌平,并据此建设“未来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并非普通的产业园区,而是国家级研发机构集群,15家中央企业60余个研发中心汇聚于此,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技术研究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再次,整合校企资源,助力高校与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昌平区科委主动联系区域内教育部部属高校、北京市属高校,通过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共享平台。昌平区科委大学科技园管理科每年编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汇编》,并组织集中向企业推介,2016年推出的项目即达326项。第四,昌平区域内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各有特色。华北电力大学为实现产学研真正合作,改革管理体制,将科技处、大学科技园、重大项目办公室整编为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农学院则开发自身优势,定位于“都市农业”,并依托技术配套孵化基地、千亩农场、万亩林场三项资产以自我研发、自我转化为主,强调院内科研人员创业转化。昌平区科委则主动衔接,提供区域配套政策支持。
经过考察调研,学员们认为昌平区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有如下几点值得我省借鉴:首先,注重政策引领。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仅要有实施意见,还要有细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政策;其次,打造研发中心集群,实现科技信息共享,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再次,指导有条件实行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最后,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作用,加强科技部门对高校、企业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服务的支持能力和支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