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企业高管人才班开展国企改革与推进四川全面小康社会对策建议专题讨论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6月1日,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八期企业高管班围绕“新形势下国企改革问题与对策”和“推进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对策建议”两个主题,在浙江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专题讨论。

    讨论中,学员们以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前一阶段理论学习所获、浙大教授所讲知识,对国企改革方面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努力方向,以及付诸实践的路径与方法。

    在国企改革方面,学员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决策效率不高、成本高等是目前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国企改革所面临的痛点。在既要保增长、又要去泡沫、还要促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激发国企内生动力,切实抓好国企改革,需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制度创新、人才培育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打组合拳,实施系统性工程。张扬同学谈到,国企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长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国企党员干部,要坚信我们党有决心也有能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这是个政治态度问题,直接考验着我们的党性,直接决定着我们在国企改革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吴军同学在谈到国企改革的股权设置时,以中译语通科技公司构建全球“跨语言大数据”平台为案例,指出国企改革要加强内部资源整合,要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王军同学从东方电气集团在市场需求不景气、实施二次创业的实际出发,提出国企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要优化内部体制机制,瘦身健体,主动作为,激发干部员工工作激情,提升技术实力,做精主业。钟德金同学谈到,在社会需求改变、经济形势改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前提、优化决策流程、提升决策效率,要探索通过混改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并建立容错机制。蒙宇同学结合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出台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对于市场化债转股可能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周期性国有企业带来的机遇进行了探讨,开出了通过市场化的债转股或者明股实债的方式优化企业报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药方。

    在推进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对策建议方面,刘宇同学结合中建集团与重庆南川区政府合作打造黎香湖湿地生态园的建设经验,认为全面建设小康,要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多产业复合发展为基本思路,要把先进的理念、完善的管理、高效的运行带进农村,要进一步推广“城企”合作,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分工和定位,建设新型城区、新型社区,实现城乡一体化。来自四川中烟什邡卷烟厂的刘柳同学提出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为支撑、以绿色为引领、以开放为契机、以共享为目标,以振兴四川烟草为着力点,带动烟叶种植区农民迅速脱贫。李静等学员还分别从旅游扶贫、航空扶贫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风景往往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脱贫的难点也往往在这些地方,通过旅游景点深度开发、通用机场建设等方式,引导游客流向这些地方,带动农民脱贫。同时,学员们还认识到,扶贫同样需要内生动力,要体现为贫困户的自我需求,更要关注特殊群体。何跃斌同学谈到,精准扶贫要统筹规划产业扶贫,做好产业细分,防止趋同,要高度关注失地农民返贫现象,要给予及时的帮扶,同时要建立扶贫脱困的内生动力体制机制建设,防止培养懒人。

    通过一天的研讨,学员们一致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因事而谋、顺势而为、应势而动,要主动实施人才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举措,切实激发企业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激情。在推进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对策建议方面,要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依托,以新型城镇化为推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在浙大期间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新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以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做好新选择,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