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40期省政府部门处级公务员培训班全体学员在培训部副主任华雯、正处级班主任向仲梅、班主任罗媛媛的带领下前往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为期5天的异地教学。上午,学员们在观看完纪录片《红旗渠》后乘车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下午,学员们参与了”学唱红旗渠“教学活动,并观看了话剧《红旗渠》,一天的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学员们心灵深处深受震撼。
在上午的教学活动中,学员们通过观看《红旗渠》纪录片和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了解到红旗渠所在的林州市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号,因缺水发生旱灾、大旱、绝收、人相食等残酷景象,严重摧残人的生命。千年旱魔、世代抗争,浩瀚荡漾的八个字说明林州市人民在缺水的环境中苦苦挣扎,祖祖辈辈始终怀有对水的渴望和梦想。历在当代、功在千秋,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历经十年奋战,面对攀爬悬崖峭壁之陡,跨越崇山峻岭之险,面对无数次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一代又一代人林州人凭着不屈不绕的精神,凭着坚强的毅力、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谱写出自立更生创奇迹,气壯山河的伟大诗篇。学员们感叹道, 修建红旗渠是我们党依据群众的根本需求,从群众身上汲取不可思议能量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党领导人民筑梦圆梦的伟大创造。
在“学唱红旗渠歌曲”活动中,全班学员精神饱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红旗渠》、《推车歌》等多首耳熟能详的红旗渠歌曲。“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在激情澎湃、斗志高昂的歌声中学员们被林州人民自力更生、不畏艰险、愚公移山的豪情壮志深深感染。在随后的话剧《红旗渠》中,从村民自觉拆除祠堂为修渠让路,可爱的小姑娘吱吱为修渠队上山采野菜不幸遇难这样一个个“小故事 ”中,感受到修建红旗渠这样伟大的工程背后是民心所向、干群同心。 “ 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 ” ,这是红旗渠建设时代留下的感人语言。学员们表示,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秉承红旗渠精神的执着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尽职守,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办实事,干实事,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始终敢于不断开拓,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两个百年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