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程安排,9月12日,由干部教育学院承办的新津县副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成都市档案馆。
行走在崭新、整洁、漂亮的档案馆内,学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超越时空的界限,穿梭在不同的年代,感受着这里的点点滴滴。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岁月带走往昔的人、事、物,然而历史的印记却如日月星辰般在这里沉淀,留下一个又一个故事, 一份又一份凭证。
成都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成都市级重要档案的永久性保存基地和利用中心。至2017年6月底,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共计87万余卷/件/册,其中档案56万余卷、27万余件,资料3万余册,排架长度约1.3万米。馆藏档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档案134个全宗15万余卷,涵盖民国时期成都商会、银行、学校、企业、慈善机构等众多方面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主要为市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文书档案和部分专业档案,共356个全宗41万余卷、27万余件,包括现已并入成都的原温江地区的档案。档案的载体形态有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及部分实物档案,形成了包括文书、会计档案及统计、工业、涉外婚姻等专门档案在内的门类相对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馆藏体系。馆藏有部分珍贵的清代地契、房契等清代档案近千件,还珍藏有正德嘉靖年间的史志(1961年翻印),清乾隆、嘉庆年间的《蜀故》、《蜀典》、《成都县志》等典籍;有巴金的手稿、日记和照片;王右木1922年创办的四川省第一份宣传马列主义的报纸《人声报》,“七七事变”宋哲元的电报稿,李宗仁等民国军政人物的手迹、书信等……内容丰富,价值珍贵。在这里,我们见证和遥想成都辉煌而厚重的过去,她的荣耀,她的苦难,她的泪水;见证她的新生,她的现在,她的成就;畅想她的期冀,她的愿景和未来。历史的柔光透过高大恢弘的建筑投射在我们参观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穿越中感受到豪情,也掂量着责任。
在返程途中,学员们纷纷开始讨论,这一次,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对成都,这座我们共同生活和为之奋斗的城市的历史脉络有了更形象、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她物华天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经世事沧桑巨变而风采依然。特别是在近现代的抗日战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事业中,英雄人物风起云涌,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往昔今朝风流人物纵横驰骋,书写自己的壮丽人生,更谱写出城市的历史华章。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21世纪的建设者,在身为这座城市一员而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同时,更应该传承前人、先辈的开拓精神,立足自身,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勇攀高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添砖加瓦、贡献智慧和才情,为历史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