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产业协同发展班分赴高新区富顺县荣县大安区开展体验式教学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6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产业协同班 签发人:魏跃忠

围绕“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主题,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九期产业协同发展班全体45名学员,于11月27日—12月1日,分成4个调研组前往自贡市高新区、富顺县、荣县、大安区蹲点开展体验式教学,突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四大”重点,用心倾听、叩问、感悟、探寻,解析自贡市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经验启示和实现路径。在此期间:11月30日上午,产业协同发展班全体学员参加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推介会。

各调研组与相关调研区县密切配合,按照共同拟定的调研计划密集进行调研考察活动。通过多产业、多层次、多点位的现场走访,多场次、多部门、多形式的交流探讨,学员们全面了解调研区县的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提炼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分析梳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辩证看待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上一阶段在中山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参观访问得到的启示,积极为调研区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利用每天调研乘车时间见缝插针展开热烈讨论,交流调研感想、分享学习心得、梳理对策建议。目前,各组正抓紧撰写调研报告,纷纷表示:调研报告力求做到内容详实、思路清晰、建议精准,以助推自贡产业协同发展。

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夯实现代产业体系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调研中走访的西南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金岁方药业有限公司、美乐食品有限公司、大农汇—荣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瑞丰再生资源公司、巴尔农牧公司、大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企业依托当地独特丰富的农业、畜牧业、矿山、页岩气等资源优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成功迈进,不断做优做大企业。在荣县调研期间,第三组学员发现荣县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学员积极牵线搭桥,于12月1日荣县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应用及推广和产业发展上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壮大区域实体经济,促进富民增收。

陈福生、郝功贵、黄新军等同学建议:着眼于产业层级提升,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眼于竞争能力提高,加快推进先进制造示范区建设;着眼于发展环境营造,着力构建企业优质服务生态体系。岳文、冉虹、李建华等同学认为:发电装备制造是自贡的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之一,积极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产品链,“水、火、核、气、风、光”六电并举,这一传统产业支撑后劲更足。智能制造是自贡做强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支撑的另一路径。要充分发挥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基础和优势,着力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夯实核心智能装备制造基础。张海笑、姚远、成武毅等同学认为:只有把那些过剩产能、落后产能、低端产能去掉,才能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和产业中去。一方面,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继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动力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调研中学员们纷纷感叹,以川润股份、海天文化、新地佩尔阀门、川力科技、贡江阳磁材有限公司、西艾弗科技有限公司、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提升喜人。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改革攻坚“三大战略”,节能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高端机械设备制造产业、服务业等正在逐渐成为引领自贡市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邱成平、何开华、杨成福等同学提出:通过创新驱动,进一步延伸完善重点产业链、进一步加大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力度、提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能力、加强产业链、产业集群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全面提升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品牌影响力、切实加强产业链、产业集群培育的政策引导。黄劲松、孙勇、廖娜等同学建议: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盘活存量,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优化增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李佳、夏海荣、王滢等同学认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产业“三个支撑”,推动自贡加快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三、拓展现代金融服务,疏通现代产业体系血脉

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以金融服务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应当以满足实体经济内在需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走访绿茗春茶叶公司、红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恒信昌纺织有限公司、荣县一洞桥村20万亩生态茶产业园、千天百味贡醋文化产业园、板桥镇石龙村牧草基地农业产业发展、永年镇贡富食品公司等企业和园区,并与相关县(区)金融部门进行座谈之后,学员们肯定创新农村产权评估机制、建立生物资产年收益目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生猪联合养殖和财政生产性项目资金量化入股、开展金融改革试点、政府协调推出小微企业助保贷和信用保证保险等信贷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金融服务依然不足,大量中小企业及农村亟待现代金融支持后续发展的现实状况。

苏代林、李达军、袁世军等同学建议: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设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贷款产品;完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域外银行进驻,加快推动县级农商行组建。周杰、程碧英、何佳等同学提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组建国有集团公司,做大做强融资平台,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大力打击非法融资,保护良好金融环境。秦晓明、李静森、曹艳等同学提出: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提振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整顿规范金融秩序,抑制房地产泡沫,把金融“活水”合理引导向实体经济,让虚拟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

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筑牢现代产业体系根本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学员们走访了荣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安区政务服务中心、荣县旭阳镇桂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永嘉乡瓦高村、富顺县文庙、江姐中学、威鹏电缆制造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学校、企业,对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黎龙兵、黄诚、方埜等同学建议:下一步发展要坚持“四个引领”,即: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引领;推进主导产业、强化特色引领;打造高精产品、强化品牌引领;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人才引领”。其中,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人才引领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唐为之、王怀、卢启刚等同学提出:围绕“小政府、大服务、高效率”的改革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体制创新之路,结合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机构编制、职能配备上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岳正华、杨辉、谢玲等同学认为:应当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企业家以及工匠人才,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在考察调研和座谈交流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自贡乃至四川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关键是要把各种要素调动好、配置好、协同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发挥资本、资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各类劳动者和人才投身于创业创新的作用,协同促进实体经济和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