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十八大报告对政治体制改革有大篇幅的论述,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首先,为什么要改?政治体制改革关乎改革发展的全局,是深化各项改革的制度基础。没有对权力的约束,就不可能有权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实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也不可能进行到底。只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我们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才不会再度丧失。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其各个方面相互交织、渗透并非简单的单线突进。经济体制改革自不待言,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以社会建设来说,其中涉及的公民社会、基层自治乃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化解等方面,无不与公共治理与权力运行有着深刻的关联。不改革,日新月异的世界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中国;不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不会主动让出利益;不改革,许多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会不断激发,累积的戾气和怨气在突破临界点后会有一天突然不可收拾,爆发社会危机;不改革,一直潜伏在中国社会中的文革余孽也会兴风作浪,使中国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社会发生倒退。稳定是人心所向,但稳定不是“维持现状”,而应该是在改革中追求动态的稳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执政党的施政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以十八大为契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回应民意期待。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意义重大。从过往的改革实践看,经济体制改革使国家实力大为增强,民众收入普遍提高,经济要素配置也得以优化;文化体制改革则方兴未艾,正在向着纵深推进;社会建设方面也逐步破除了以往的管制思维,社会组织发育迅速,公民社会茁壮成长。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改什么?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发展实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具体目标,包括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比例;拓宽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等。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13亿中国人福祉,关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旗帜和道路的论述,掷地有声,反响强烈。“俄罗斯之声”评论说,中国满怀信心地走在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埃及《消息报》认为,这是对未来中国前进方向、发展道路的坚持和恪守,体现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气派。德新社指出,中国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继续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不会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有风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一个社会的改革之所以启动,一项制度的革新之所以进行,完全不是改革者心血来潮的无事生非,而往往是不改革的风险等于或高于改革的风险所致。在不改革的风险尚小于改革的风险时未雨绸缪、深谋远虑、谋定而动、把握先机,是政治家成就为造时势英雄的不遇之机。
再次,怎么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体改革将展现三大特点:其一,坚持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世间没有,只能摸石头;而这种石头不是轻易能摸到,须以稳为重。积极扔掉绊脚石,坚决保护特色石,稳健摸索创新石,将是中国特色政改之道。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对当今世界格局、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准确把握。环顾世界,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水土不服,破而不立。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仅损耗国家实力,甚至扼杀对未来的憧憬。一系列反面教材告诫我们,政治体制事关安危存亡,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浮躁和盲动。其二,积极、稳健进行。中国不能采取突进的方式,通过一揽子计划来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突进的方式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政治体制的突进或突变一般来说采取的是革命的方式,通过剧烈的社会动荡来达到变革的目的。实践证明,政治体制的组成结构具有稳定性特征,需要采取的不是拆掉结构的做法,因为任何一个重要结构构成部分的垮塌都会对整体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社会需要从内部不断积蓄变化,成长起足以支撑整体的坚实基础。如果指望通过 “毕其功于一役”来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就大错特错,必须切实汲取苏联的教训。另一方面,渐进变革是和平环境下社会进步的主要路径。考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发展轨迹,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通过渐进的方式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成功实现了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政治变革,其所带来的社会动荡最小,伴随社会变革而来必须付出的代价最少,因而是一种稳妥有效的变革方式。所以,我们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政治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牵涉到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是在自身范围内就可以加以解决的问题。既有各种难以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转嫁”到政治领域来的情况,也有政治本身的问题影响到其他领域的情况。因此,任何单靠政治体制改革来一举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要把政治体制改革置于改革发展的全局当中来思考,通过有序的政治实践,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互动交汇中实现我国政治体制的最优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