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党政综合班第三阶段民情日记之三--为教育先行提供更大体制机制保障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8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作者   党政综合班  简旭东)
吃过早饭,我就随乡党委书记罗智慧等同志走出政府大门。按照计划,今天我将深入棉桠乡海拔最高(2800米以上)且严重缺水的棉桠村扶贫调研。天气依然晴朗,红彤彤的太阳早早跳出轻纱般缠绕的薄雾,用自己温柔的大手抚摸并唤醒这片中国西部清贫而充满生机的土地。
今天是入住盐源县棉桠乡的第3天,即使周末也没有一刻闲歇。3天来,每日在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域调研学习,对习惯成都平原生活的我确实有些不便,耳鸣症状虽已完全消失,但浅层睡眠还是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有些疲惫。
在泥泞山路上的行驶了40分钟,我们来到了棉桠村村口,村支书杨明友和几名村委已在村口等候。我便径直走到棉桠村村小的操场,与十几名彝族同胞座谈。在座谈中,村干部给我说全村的教育名人米双歪的故事,引起我的浓厚兴趣。我便主动提出到老米家去看看。
老米的家由一排三间瓦房子,土坯墙,泥巴院子,用木棍扎起的外墙栅栏组成,是典型的彝族农家。主人家将我们拉住围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老米本名米双歪,今年48岁,小学文化,黝黑的皮肤,凸显的颧骨,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握手时能够充分感受到他平时过度劳累留下的深厚茧皮。老伴米阿支50岁,文盲,身披彝族特色服饰。
杨明友书记介绍老米是全村的骄傲,4个孩子,3个在上大学,最小的读高中,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长女米尔倮就读西昌学院,次女米小凤就读西昌学院,三女米小芳就读阿坝师范学院,长子米小薄就读盐源中学。罗智慧也告诉我,米双歪是全村教育名人,4个孩子,无一人辍学,4个娃娃成绩好又懂事,远近闻名。“我没做什么,还不都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乡亲们,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拿什么供养他们呢?!”听到夸赞,老米掩不住的骄傲。为了供4个孩子上学,老米种了30亩土地,向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元的债务。聊到种地问题,他说只能种马铃薯等。但是要命的是这一带严重缺水,要望天收。说到孩子们,他是那么幸福和知足“孩子们争气,个个都享受到了国家的学费减免政策,每个都能拿到过国家奖学金,如果不是党和政府,我就是累死也供不起啊!”当问到还有什么需求时,他说“自家没有了,我再苦再累也要把这4个孩子的学业供完,如果说有什么,就是希望国家加大倾斜力度,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上大学!”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思想被一种责任激励着,由于发展水平不一,我们还有一部分家庭的孩子中途辍学,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或不能进入更高学府深造,其中,贫穷是最主要原因。我敬佩老米在困境中的坚忍,敬佩他的教育情怀。生活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他并不了解当今社会的日新月异,但他简单而执着,平凡而快乐。同样作为父亲,我为老米的担当点赞叫好。但纵观棉桠村,放眼盐源县、凉山州、四川省,还有多少孩子因为家庭贫穷贫困无法完成学业?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谈到我省教育脱贫问题,东明书记也要求着力发展教育事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样,锐平部长也要求我们党组织和党员要担负起扶贫攻坚政治责任,其中就有教育脱贫。
当前我省把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工作作为扶贫攻坚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通过发展中小学寄宿制教育等综合措施,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同时,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但面对真真切切的四大集中连片地区的贫穷现状,面对眼前看到的彝族地区群众的贫困面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更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这次递进培训班体验式教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那就是今后要更加注重对贫苦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关注,从我做起,科学运用机构编制资源为教育脱贫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我担当,为党分忧,以我奉献,为党解忧,为助力全省精准扶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