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古城卫士”阮仪三教授为产业园区班授课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31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阮老师,我想和您合张影”。10月20日上午的课间,产业园区班的同学纷纷围上讲台,争着与一位身着蓝色中式衣服、一头银发的老者合影。原来,今天前来授课的老师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努力促成了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保护,被誉为“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老先生。

  “作为搞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干部,不但要懂得新的产业城市的规划建设,也要有历史文化城市保护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城市建筑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学会保留祖先留给我们的好东西,要留住城市的记忆……”。在以《 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为题的授课中,阮仪三教授以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厚重的理解娓娓道来。他讲到,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和人文环境差别大,中国城市历史延续绵长,城市、村落的修建“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循天文地理、人文风俗、儒家伦理因地制宜而建,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地方由于过于急迫追求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大规模拆除古城;到90年代旅游业和商贸业的兴起,大量仿旧“假古董”城市作品的兴起;再到今天保护古城区,保持城中活化的人的生活,开辟新区发展认识的形成,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走过了一条艰难崎岖的道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都没有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故乡的记忆,到哪里去寻找乡愁!”阮仪三老先生动情的说。

  阮仪三教授还给同学们介绍了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江苏苏州和四川广元昭华古城的保护和规划修建实例,提醒大家针对不同等级的文化古城,要学会应用不同的方法去保护,一是完整保护,二是局部保护,三是元素性保护。但不论哪种保护,要把控好几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能整体性保护的尽量整体性保护;原真性原则,实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可读性原则,要让建筑可以读出“历史的年轮”;永续性原则,要结合原住民、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的目的,是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同学们为阮老先生不计个人得失,为古城保护奔走呼号的赤子情怀所感动,也在阮老先生信手拈来的国学知识中沉醉和启发。

  最后,阮仪三老先生用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寄语学员:“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